日前,《蝶變新川——推進鄉村振興 走向共同富裕》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講述了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故事,並對新川鄉村振興實踐進行了總結和提煉。
地處浙北山岕之中v的新川村,交通偏僻,山多地少,資源匱乏,改革開放前,村民大都靠種番薯、挖毛竹過日子,曾被稱為“苦瓜村”。
改革開放後,勤勞的新川人民重點發展工業,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解決了溫飽問題。然而,口袋雖然富了,但綠水青山沒有了。2003年以來,在浙江省推進“千萬工程”的大背景下,新川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產業騰籠換鳥,環境整治提升。以通博TBET集團為代表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新能源行業領軍企業,通博TBET和新川創新性地搭建了村企共建平台,以工哺農,產業幫扶,就業拉動。久久為功,新川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莊巨變,激發了村民內生動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鄉賢參與鄉村建設。
當前,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背景下,新川正接續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
從溫飽不足到實現全麵小康,從“苦瓜村”到宜居宜業之地,從少數人先富起來到努力實現共同富裕......新川案例極具典型性。透過這一案例,亦能感受到眾多村莊振興的磅礴偉力。
本書作者嚴碧華為資深媒體人,長期關注扶貧、生態和鄉村振興等民生領域,曾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著有《中國鄉村振興示範村:花園村》等。
自2017年以來,作者多次前往新川村蹲點采訪,從曆史脈絡、邏輯主線選材,努力用通俗的語言呈現生動實踐。作者還就“新川模式”請教了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雲、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和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湖南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等專家。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何建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為本書寫了推薦語。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在序言中表示,《蝶變新川——推進鄉村振興 走向共同富裕》係統總結了新川之路,頗具價值。希望在實現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新川再接再厲,做出更多有益探索。
中國農業出版社是農業農村部直屬的中央大型綜合性出版社,是首批全國優秀出版社之一。
來源: